平日经常有亲戚朋友询问葡萄酒是否有益健康,是否能治心血管病、预防脂肪肝等等,甚或以此作为他们开始喝葡萄酒的动因。葡萄酒商除了主打时尚、品位的卖点,也纷纷举起健康的大旗,期望以此引起更多原本没有饮用葡萄酒习惯的国人的青睐。那么,葡萄酒与健康到底有没有关系? 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葡萄酒的营养主要在皮、籽
葡萄酒作为酒精饮料,首先具有一般酒类拥有的提神补气、舒筋、解除应激等功效。其次,它有一定的营养成分。然而,在对人体健康影响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多酚类化合物,有别于啤酒和烈酒,葡萄酒是主要的含多酚物质的酒精饮料。多酚类物质存在于葡萄皮、葡萄浆果、葡萄籽和果梗中,通过酿造过程被提取到葡萄酒中。虽然,每公升仅1到5克,但综合起来构成葡萄酒色、香、味之灵魂:赋予葡萄酒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气和浑厚的结构。葡萄酒特有的对人体的益处,也源于这些多酚类物质。
●葡萄酒含有500多种化合物
根据世界各国已有的调查和研究证实,葡萄酒中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我们这里谈的葡萄酒是真正意义上的葡萄酒,即严格符合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定义———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酒精度不能低于8.5%V/V的饮料。这样的葡萄酒,其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占了大约90-95%。除此之外,葡萄酒还有其它丰富内涵,现代检测手段已测出葡萄酒中含有500多种化合物。包括: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B1,B2,B12,PP)等营养成分。
●每天饮葡萄酒不超过100毫升
针对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初期,容易忽视膳食平衡和主动锻炼,出现了大量高血脂的富贵病。葡萄酒在降血脂方面的功效应该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葡萄酒毕竟是酒,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虽说度数不如烈酒高,但它也是含酒精的饮料。如果长期过量饮用,或是酗酒,同样会造成人体吸收酒精过量。当肝脏不堪重负,没法排出的毒素就会日渐积累,使身体其它器官机能衰退,甚至出现肝硬化。因此,饮用葡萄酒一定要适当适量。一般来说,平均每天不超过50~100毫升为宜。此外,应避免空腹饮用,佐餐时饮用更好。这样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减少对酒精的吸收;且吸收速度会变慢,有利于葡萄酒活性氧功能的发挥。
●法国人患心脏病的比率
大家也许听说过“法国悖论(TheFrenchParadox)”。说的是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心血管疾病控制系统流行病学进行的一项调查,并得到出人意料的结果。法国人,每天除了必不可少的奶酪,烹饪中还常加入奶油及黄油。因此摄入大量的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且吸烟嗜酒成性。但是,法国人的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其它西方国家,正常饮食中不包括葡萄酒的国家,尤其是比英国和美国要低得多,仅是其二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经分析,三个国家的饮食结构基本相同,显著区别就是法国人更钟情于葡萄酒。即使在法国境内,南部喜喝红酒的图卢兹人,比起北部爱喝啤酒的里尔和施特拉斯堡人,患心脏病的比率要低。